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三九年级 > 全部初中初三九年级化学上册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同步练习(含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1)哪几次反应中碳酸钙有剩余?
(2)上表中m的值为           。
(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C  解析:高锰酸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药品,高锰酸钾中不含碳元素,无法生成二氧化碳;木炭和氧气虽然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但效率低且生成的二氧化碳不易分离出来;高温煅烧石灰石在实验室里不易达到高温煅烧的条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速率适中,原料易出,价格便宜,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选用大理石和稀盐酸。
2、B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不需要加热,所以不选用酒精灯。
点拨:反应条件是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之一,也是选择仪器的依据。
3、C  解析: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微溶物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加热石灰石分解又不够快捷且条件苛刻;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D  解析: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不需加热;发生装置气密性不好并不会影响大理石和酸反应;石灰石中含有的碳酸钙较少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应该是一开始就出现较少的气泡,而
不是“过一会儿”;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了微溶的硫酸钙,它覆盖在了石灰石的表面,阻碍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选D。
5、C   解析:制取气体的步骤中注意两个先后:先连接装置,再检查气密性;先加固体,再加液体。
6、B  解析:A、C、D三种物质中都不含碳元素,盐酸中也不含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这三种物质与盐酸反应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碳。
点拨: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是含有CO2-物质的特征。
7、D  解析:要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需要考虑的有:反应原理、药品的选择、反应条件、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气体的收集和验证等,而气体的用途是由气体的性质决定的,它不影响气体的制法。
点拨:发生装置由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决定,收集装置由气体的密度、溶解性及气体是否与水反应决定,气体的验证由气体的特性决定,气体的用途由气体的性质决定。
8、B  解析:若样品中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其中的碳酸钙就会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从溶液中冒出。
点拨:检验或区别某物质时,一定要根据这些物质的特性或性质,且操作上要简便易行,现象明显,易于分辨。
9、B  解析:A中的结论并不能由题中的实验得出,故A错;而C、D选项中,块状与粉末状大理石组成相同,故化学性质相同,因此C、D错。
10、B、C  解析:制取三种气体,反应物的状态都是固体和液体,且反应都不需要加热,故A、C正确;氢气和氧气都难(或不易)溶于水,所以氢气和氧气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而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二氧化碳和氧气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
点拨: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常温下就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H2CO3==H2O+CO2↑),故有的意见认为二氧化碳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所以如果此题明确指出只有一个答案,那么本题的答案为C。
11、答案:(1)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插入到液体面以下,应改为将长颈漏斗的下端插入到液面
以下  (2)导管不应伸入锥形瓶过长,应改为导管刚露出橡皮塞为宜  (3)不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应改为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解析:对图中的制取装置来说,漏斗下端未插入到液面以下,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会从长颈漏斗逸出;锥形瓶内导管伸入过长,不利于二氧化碳气体看出;;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点拨:给实验装置指错误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装置,找错误,否则容易遗漏。通常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发生装置到收集装置。同时还要考虑制取不同的气体装置的特点,这样综合分析,就能将错误找全、找准。
12、答案:A    B    带火星    火柴燃烧复燃    燃着    火柴熄灭    解析:验满是把燃着的火柴放在瓶口,如果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集满;检验二氧化碳通常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是否有浑浊现象。
点拨:根据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来决定检验和验满所采取的方法。
13、答案: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 CO2    2CuO+C 2Cu+CO2↑    (或CaCO3 CaO+CO2↑)   CaCO3+H2SO4===CaSO4+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①    ②    ③    ④   ⑤(后面的序号应根据前面书写的化学方程式填写)    解析:结合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回顾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反应即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便在写出时还应兼顾后面的问题。
点拨: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这里首先要考虑可操作性,在可操作的前提下,再考虑哪个更方便易行、原料更易得、更利于收集等。
14、答案:(1)
氧气 √ √ √  √
氨气 √   √ 
(2)B  解析:从表中所给出的信息可知:制取氧气即可以选择“固体和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也可选择“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又比空气大,所以氧气即可用排水法收集,又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制取氨气是两种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所以只能选择“固体和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又比空气小,所以只能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氨气时,如果选用图(I)所示的装置,则应从B端通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首先聚集在广口瓶的上部,把空气向下排,从接近瓶底的长导管排出。
15、答案:(1)第3、4次反应中的碳酸钙的质量有剩余    (2)4.4    (3)80%    解析:观察并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中的数据均为第一次实验的两倍,而第3次少,说明此时盐酸已完全反应,故3、4次实验中碳酸钙有剩余,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即m=4.4。(3)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可根据第1次或第2次实验中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
设第1次实验中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1.76g
 
x=4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80%
答: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下载地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