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全部高中高二物理下册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2014山西大学附中高二物理5月月考试卷(附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关于图中A、B、C、D四个质点的振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B振动加强,则C、D振动一定加强
B.若A、B振动加强,则C、D振动一定减弱
C.A、B、C、D一定振动加强
D.A、B、C、D一定振动减弱
5.下列有关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能用双眼估测物体的位置,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B.大孔不成像,说明光通过大孔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C.位于月球本影区的人,能看到月全食
D.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6.图1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75s时的波形图,已知c位置的质点比a位置的晚0.5s起振。则图2所示振动图像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两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x=2sin(50πt+ )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振幅为4 cm                 B.它的周期为0.02 s
C.它的初相位是                  D.它在 周期内通过的路程可能是2  cm
8.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乙所示,则(    )。
A.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1.25Hz
B.若该波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尺寸一定比20m大很多
C.从该时刻起,再经过0.4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4m
D.从该时刻起,质点P将比质点Q先回到平衡位置
  

 

9.如图所示,在曲轴上悬挂一个弹簧振子,曲轴不动时让其上下振动,振动周期为T1。现使把手以周期T2匀速转动,T2>T1,当其运动达到稳定(  )
A.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1
B.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2
C.要使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可以适当减小把手的转速
D.要使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可以适当增大把手的转速
10.如图所示,在O点悬一根细长直杆,杆上穿着一个弹性小球A,用长为 的细线系着另一个小球B,上端也固定在O点,将B拉开,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小角度,将A停在距O点 处,同时释放,若B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时与A正好相碰(g取10 m/s2,π2取10),则(  ).
A.A球与细杆之间不应有摩擦力
B.A球的加速度必须等于4 m/s2
C.A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其重力的0.6倍
D.A球受的摩擦力等于其重力的0.4倍
11.下列选项与多普勒效应有关的是(   )
A.科学家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B.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
C.交通警察向车辆发射超声波并通过测量反射波的频率确定车辆行进的速度
D.科学家通过比较星球与地球上同种元素发出光的频率来计算星球远离地球的速度
12.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共振是受迫振动的一种特殊情况
B.机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单个质点的能量是守恒的
C.当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大时,就不能观察到明显的波的衍射现象
D.如右图所示,频率恒定的声源按路线a→b→c→d→a逆时针做匀速圆周运动,观察者在圆心不动,则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始终与声源频率相同
三、实验题(共12分)
13.①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mm.
 
②某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得g值偏大,原因可能是  (   )
A.把摆线长与小球直径之和做为摆长
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次数记为50次
14.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利用方格坐标纸测定半圆形玻璃砖折射率实验的记录情况,虚线为半径与玻璃砖相同的圆,在没有其它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只需由坐标纸即可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则玻璃砖所在位置为图中的      (填“上半圆”或“下半圆”),由此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
 
四、计算题(共40分)
15.(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弹簧上,与弹簧一起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当振幅为A时,物体对弹簧的最大压力是物体重力的1.5倍,则:
①弹簧对物体的最小弹力是多大?
②要使物体在振动中不离开弹簧,振幅不能超过多大?

 


16.(10分)有一玻璃半球,右侧面镀银,光源S就在其对称轴SO上(O为球心),且SO水平,如右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射到球面上,其中一部分光经球面反射后恰能竖直向上传播,另一部分光折入玻璃半球内,经右侧镀银面第一次反射恰能沿原路返回。若球面半径为R,玻璃折射率为 ,求光源S与球心O之间的距离SO为多大?
 


17.(10分)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动图象,从该时刻开始,此波中d质点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比e质点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早0.10 s.若b质点的平衡位置为x= ,求(1)至少经过多长时间b质点经过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
(2)b质点在上一问的这段时间内经过的路程是多少.
 

18.(12分)广场上安装有两只相同型号的扩音器S1和S2,相距3m,从这两只相同型号的扩音器发出的是振幅、频率完全相同的声音,如图所示.一人站在两扩音器的垂直平分线上的A点,与两扩音器连线的距离为4m,此人此时听到的声音很响,这个人向东慢慢移动,声音逐渐减弱,到B点时几乎听不到声音,测得A、B间距离为1.5 m.则:
①S1、S2声波的波长λ为多少?
②若此人由B点再向正南方向移动,声音逐渐变响,那么,此人沿正南方向至少走多远,声音又变得很响?

 

 

 

 

 

 

 

 

 

 

 

 

 

 

 


山西大学附中2013——2014第二学期高二5月月考试卷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 选对的,得4分; 选错的,得0分)
1 2 3 4 5 6
D B D A A 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两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7 8 9 10 11 12
CD AC BD BC BCD AD
三、实验题(共12分)
13.(1)① 11.4mm (2分)      ②A、C、D(4分)
14. 上半圆(3分)    1.5(3分)
【解析】由图可知,实粗线为界面,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玻璃砖所在位置为图中的上半圆,设玻璃砖的半径为R,根据折射定律和图中坐标格数可知,当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时,有:n= = =1.5
四、计算题(共40分)
15.(8分)【答案】0.5mg, 2A
【解析】(1)当振幅为A时,物体对弹簧的最大压力是物体重力的1.5倍,此刻应该是在最低处,根据受力分析知道,此刻受力为弹力、重力,即 ,方向向上。此刻合外力F=kA=0.5mg即根据简谐振动的特点,在最高点的加速度应为0.5g,方向向下。所以 ,所以F=0.5mg,且为支持力。(4分)
(2)要使物体不能离开弹簧,则在最高点弹力为零,加速度为g,方向向下,根据对称性,在最低处的加速度也为g,方向向上,此刻弹力为kx=2mg,此刻合外力为F=mg,因此此刻的振幅为2A。(4分)
16.(10分)解:如图所示,    (2分)
   (1分)    (1分)
可得: °,  °      (2分)
 °   °  (2分)
       (2分)
17.(10分)答案:    12.5cm
【解析】根据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可知此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依题意λ=4 m,T=0.4 s…………(2分)
可得v=  =10 m/s…………(2分)
这段时间等于-1m处的质点振动状态传播到b质点所用的时间
即 ……….(2分)
由波动图像可知b质点的纵坐标为 …….(2分)
则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S=12.5cm(2分)

18.(12分)①2 m ②2.75 m
【解析】①依题意, 在 的中垂线上, ,此点为声波叠加振动加强处,走到 点几乎听不到声音, 点是声波叠加振动减弱处,则  (2分)
由几何关系 ,(1分)
 .(2分)
②设人沿 走到 点,振动又一次加强. ,(2分)
 (2分)
得 , .(3分)

下载地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