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站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全部高中高二政治上册

0 0 0 0 0
版本: 全部 人教版 人民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春粤教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川教版 粤教版 新华师大版 岳麓版 沪科版 鲁科版 苏科版 湘教版 科教版 鄂教版 长春版
年级: 全部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七年级 初二八年级 初三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科: 全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科学 地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思想 音乐 美术 体育 健康教育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绘本故事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册: 全部 上册 下册 全册
类别: 全部     课文原文     视频     课件ppt     试题试卷     课本剧     教学案例|教学实录     剧本|情景剧     插图|图片|课文配图     录音mp3|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阅读答案|练习与测试答案     翻译|译文     教师用书     语法修辞     练习题|练习册答案     阅读理解|阅读训练     教学计划     教材全解|教材解读     练习设计     教案|教案下载     说课设计|说课稿     电子书

生活与哲学第11课练习3

"> 

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练习三

一 .单项选择题(共25题,50分)                      

1.“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2.创业创新创优是新时期江苏精神的核心内涵,弘扬“三创”精神,推进“两个率先”,体现了(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

A.社会意识  B.社会存在  C.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的组合  D.实践

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决定意识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发展的观点

5.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府职权,更好地发挥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  )

A.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和规律

C.社会是物质的                  D.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6.下列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仅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

3其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A.13    B.123   C.234   D.134

7.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人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这一对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

C.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

D.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8.下列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是(   )

1指广大劳动群众 2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3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 4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12     B.123    C.234   D.1234

9.“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国家的法律,尽管在具体条文和形式上可能千差万别,但在本质上却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这句话表明(  )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存在的性质由社会意识的性质决定     D.社会存在是不断变化的

10.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12.“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  )

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     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发的过程

C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人的选择有关D.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

1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关系问题

14.一定社会上层建筑所包括的内容(  )

A.是一切阶级的意识形态    B.只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

C.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及与此相应的各种制度、设施的总和

D.只是国家政权及其实施、组织的总和

15.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杰出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人们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D.人民群众是推动发展的决定力量

16.“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  )

A.人类的活动是研究历史的出发点    B.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决定的    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

17.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深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  )

1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3每个人的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A.12   B234   C.13   D124

18.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线索材料。这说明了

1人民群众时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3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4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12     B.123  C23   D.234

19.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地解决主要是通过___实现的

A.改革    B阶级斗争    C统治阶级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D.无产阶级专政

20.(广州调研)2006年10月22日,胡惊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依据是()

A.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精神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和具体表现           D.精神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决定作应

21.(汕头调研)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10万筑路大军凭借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巧妙运用现代科技,书写了这一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这表明(  )

1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成功的决定因素

3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4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A.123      b.234  C.134  D124

22.(河源调研)2006年11月初,非洲48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等齐聚北京,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这是中非友谊和团结的一次盛会,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次峰会是中国”和谐世界”理念的一次成功的实践.这体现的唯物论的道理是(  )

A.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

B.正确解决矛盾是人们认识的目的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实践的发展

23.(江西调研)发展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助于人类社会的道德重建,提升全球文明水平,改变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犯罪活动猖獗的社会现状,促进人们建设一个道德昌明,经济发展的人类家园.这说明(    )

1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我们要把握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4先进文化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1234    B.234   C.34   D.134

24.2006年8月在北京结束的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要求,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以乡镇结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这标志着中国农村改革已进入新阶段.之所以要促进农村改革,是因为(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先进的上层建筑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落后的上层建筑会转经济基础的发展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

二.多项选择题(共6题,18分)

25.从哲学上看,之所以强调重视和关心群众利益,是因为人民群众(  )

A.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是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6.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6年1月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哲学原因是(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上层建筑必须服务于经济基础

C.文化与经济、政治互相交融          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7.经国务院批准,自2006年4月1日起,对我国实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我国消费税政策大调整体现的哲理有(  )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物质决定意识

C主观与客观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D.经济基础反映上层建筑

28.(深圳调研)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

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制度                    D.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29.韩愈说:“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相生养之道”,“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

(《原道》)。韩愈的观点(  )

A.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B.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C.夸大了圣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D.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0.(江西调研)2006年10月1日人民网载文指出,学习《江泽民文选》,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道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里的基本规律包括(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三.简答题(6分)

31.[材料一]  世界银行2004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贫困人口已从1981年的4.9亿减少到目前的8800万,中国脱贫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

[材料二]  通过反贫困战略的实施,使极端贫困人口和刚脱贫易返贫人口分别减少到2900万和约6000万。我国经历了从最初的单纯性“输血”式扶贫到开发性“造血”式扶贫的过程,即政府向贫困人口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到把国家政策扶贫、投资扶持等与贫困地区干群自力更生结合起来的过程。通过国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农民开发当地资源,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大量事实表明,在反贫困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在21世纪走向全面小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结合上述材料,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分析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意义。

 

 

 

 

四.辨析题(16分)

 

3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有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就立刻会带来精神生活的提高。

 

 

 

 

 

 

 

 

33. (黄冈调研)材料: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辨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五.论述题(10分)

34. 材料一:热带雨林是地球表面生物种类最丰富、结构最复杂的植物群落,现在因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遭到破坏,其面积大大下降,并造成气候异常,大量生物物种灭绝和濒危。为此,许多有识之士强烈呼吁保护热带雨林。

材料二: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4分)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一个观点说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6分)

 

 

 

 

松昌中学高二级《生活与哲学》第11课综合测试卷

参考答案

单选题:1~5  B/D/D/C/B  6~10  D/C/C/A/A

11~15  C/D/C/C/D   16~20  B/C/D/B/B

21~24  C/A/C/B

多项选择题:25~30  ABD/ABC/BC/CD/CD

31.(1)开发式扶贫就是中央和各地政府通过政策(免征农业税等等)、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兴农、市场引导等多种扶贫方式,与贫困地区干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结合起来,增强贫困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非常重要的、在扶贫工作中只有贫困地区干群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走出贫困、开发式扶贫体现了群众观点的贯彻。

32.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候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候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因此,“有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就立刻会带来精神生活的提高”的观点是错误的。(3)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3. (1)人民群众是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群众的活动才创造了社会财富,决定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所以说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2)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英雄人物都是在群众的实践中造就并涌现出来的,是群众的一分子。他们的活动必须和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他们和人民群众一起成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英雄人物如果脱离了群众,就将一事无成。(3)题目的观点夸大了个人活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看不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科学的。

34.  (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体现的哲学观点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事物是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经济建设靠人的力量,而人口众多又会影响经济建设;经济建设离不开资源,没有资源不能发展,而浪费资源也会降低效益;经济的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只有把经济建设、人口、环境看成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使之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社会主义建设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