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第二单元.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一、基础知识填空
1.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 、 、 、
、 、
2.政府依法行政
必要性:
重要性:
①
②
③
④
3.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要做到
①
②
③
④
4.政府权力和责任的关系: 、 、
5.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①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 。这个机制,一靠 、,二靠 ,二者缺一不可。
②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 、,它包括 、 、 、 、 、 、等多种形式的监督
6.我国政府的权威如何体现:
①
②
③
④
7.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权威是由 决定的;
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是 ;树立政府的权威最根本的是
坚持 、 、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8分)
1.政府依法行政是指政府 ( )
A.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
B.要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
C.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D.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2.政府依法行政是——的基本要求 ( )
①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②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③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④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山西省某县副县长曾给农民工写下书面保证:被拖欠的工资三天之内解决,否则从县财政支出。然而。时隔一年有余,农民工的工钱仍没影儿。这一事件要求,政府必须 ( )
A.合理行政,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B.诚实守信,切实兑现承诺
C.高效便民,提供优质服务
D.合法行政,依照法律规定办事
2008年8月12日,四川省政府召开第12次常务会议。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公共事业等单位办事公开。运用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公共事业等单位办事公开有利于 ( )
①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②维护和实现公民的知情权
③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④协调各方面利益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政府应 ( )
①不断提高行政效率,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②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权力按法律行使
③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
④切实履行经济职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广东省政府严格实施征地建设项目“三条红线”——征地手续不齐全、不完备的项目,不能开工;没有与农民就征地补偿民主协商、达成协议的项目,不能开工;征地补偿款没有兑现到农民手里、各种补偿不到位的项目,不能开工。上述举措表明,广东省政府 ( )
A.切实履行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
B.坚持依法行政,切实维护人民利益
C.坚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D.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7.近五年来,国务院各部门分两批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692项,进一步改变行政审批事项过多过滥的状况。这表明 ( )
A.行政审批制度不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B.我国政府积极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
C.我国已经形成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D.行政审批项目越少越能树立政府权威
8.2008年9月,在湖南省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互联网成为大讨论的主阵地。大讨论期间,开展了领导干部与网民直接对话交流。这一做法 ( )
①有利于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
②有利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③表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全面完善
④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吉林省政府法制办公室通过网络和媒体面向社会发布公告,邀请公众对省政府规章提出意见和建议。公众可通过来信和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对现行规章提出有效、废止、失效或者修改的建议。这样做 ( )
A.不利于维护政府的权威
B.有利于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C.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D.不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只有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努力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据此回答l0~11题。
10.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有利于 ( )
①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树立政府权威
③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
④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
①是保证权力正确行使的必然选择
②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④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权力的高度集中貌似可以增强“权威”,事实上不足以形成真正的权力监督体系。一是很多时候缺乏监督和制约的动力,二是信息不对称使监督流于形式。最后形成的结局必然是:上级不易或不愿监督、同级不好监督、下级不敢监督、公众很难或不敢、不能监督。据此回答12一13题。
12.如果材料中的现象得不到纠正,就必然导致 ( )
A.上下一致,社会和谐
B.滥用权力,滋生腐败
C.尊重权威,民主集中
D.避免矛盾,一团和气
13.要解决权力缺乏监督和监督流于形式的问题,就应该 ( )
A.主要依靠司法监督,严惩腐败分子
B.依靠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机制,廉洁自律
C.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依靠民主和法制两种手段
D.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工作,提高领导干部素质
2008年11月4日人民网报道,领导追星、政府买单。山西省定襄县这个吃饭财政的穷县打着“凝聚人气、招商引资”的旗号,欺上瞒下,搞假招商,三年连烧“四把火”,花去1000多万追星,与此同时,该县大量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因为财政困难而搁浅。据此回答14~15题。
14.要有效地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需要政府 ( )
①切实关注民生、体察民情
②提高行政效率
③自觉接受监督,加强廉政建设
④坚持依法行政和科学民主决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公款追星,这个倍受质疑和诟病的“地方痼疾”,在各大媒体的曝光和炮轰之下,早已成为众矢之的,公共舆论也恨之入骨,使得一些地方、一些官员对此也不敢轻易造次。材料体现的监督形式是( )
A.国家权力的监督 B.人民政协的监督
C.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D.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首先要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使政府成为“阳光下的政府”,成为时时刻刻接受人民监督的政府。据此回答16~17题。
16.政府要接受人民监督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政府是由人民群众直接选举产生的
B.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C.没有监督的政府必然导致腐败
D.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的保证
17.政府接受人民监督有利于 ( )
①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②保证每个政府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
④防止权力滥用,减少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有权威的政府,才能有效组织和领导全社会的力量,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方面的建设。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是 ( )
A.政府的官员是否由人民选举产生
B.人民是否完全听从和畏惧政府的管理
C.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认可和接受
D.政府是否站在每一个人的利益立场上
2008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与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时表示:“我们要更好地依法行政。”据此回答19—20题。
19.之所以要更好地依法行政,主要是因为坚持依法行政 ( )
A.就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B.有利于促进政府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C.才能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D.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行政效率
20.下列能够说明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提高的是 ( )
①公民的权利意识增强,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②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逐步增强
③制定的法规规章,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显增强
④执法监督加强,行政执法状况改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2007•北京)今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根据条例,中国公民有权依法获得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是 ( )
A.各级政府机关的权利 B.政府转变职能的条件
C.政府简政放权的表现 D.政府依法行政的体现
22.(2007•广东)今年年初,应温家宝总理的邀请,12名建筑工人、乡村医生、出租车司机、农民、下岗再就业人员等基层代表,出席国务院征求意见的座谈会。这体现了 ( )
A.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政府体察民情,尊重民意
C.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
D.公民有向国家权力机关反映意见的权利
2008年10月6日,某电视台主持人因情所困自杀死亡。出人意料的是,这一事件却被当地政府演绎到极致,主持人的自杀以及善后处理已经纳入政府工作范畴:专门召开会议,要求“动用一切手段,包括国家机器”,由公安部门把他失踪的丈夫带回来,并责成电视台垫付丧葬费用,跟民政部门“打好招呼”。据此回答23—24题。
23.上述材料警示我们 ( )
①政府的权力必须依法行使
②公共权力,切莫滥用
③政府不应关注百姓的生活小事
④政府的决定应当有正当的理由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要有效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必须 ( )
A.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B.不断扩大政府的行政权力
C.不断丰富我国的行政资源
D.加强政府部门的廉政建设
2008年7月28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连续多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政府依靠行政权力聘请全区近百名律师为法律顾问,无偿为政府服务。根据当地有关规定,受聘于政府的律师,就不能再为“民告官”提供法律援助。由于律师资源被政府垄断,老百姓在当地要求法律援助比登天还难。据此回答25—26题。
25.也许当地政府此招的目的是为了依法行政,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更激化政府和百姓之间的矛盾。这是因为,这种做法不利于 ( )
①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③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④增强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6.减少“民告官”的上策应该是 ( )
A.建立法治政府,严格依法行政
B.政府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要求
C.依靠行政权力而不是依靠法律
D.让百姓选择信访来表达诉求而不是诉诸法律
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机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7一28题。
27.上述材料表明 ( )
A.我国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B.政府的一切信息都应向社会公众公开
C.只要信息公开就能树立政府权威
D.国务院享有最高立法权
28.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 ( )
①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②杜绝了政府工作的“缺位”和“越位”
③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2006•天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该市政府的上述做法,是为了 ( )
A.打造亲民政府的形象 B.使人民群众成为决策主体
C.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D.使人民群众获得实际利益
云南省实施的《省政府部门及州市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规定,省政府所属部门和各州市领导班子正副职,如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并造成不良后果的,将被行政问责。问责事项的有10种情形,包括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独断专行、决策失误;滥用职权、违法行政;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求进取、平庸无为;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态度冷漠、作风粗暴;铺张浪费、攀比享受;暗箱操作、逃避监督;监管不力、处置不当。据此回答30~31题。
30.云南省实施行政问责制度有利于 ( )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把为人民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②克服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
③政府工作人员分工合理
④精简政府机构及政府工作人员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1.问责办法规定,列入问责依据的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议案、提案等形式提出的意见建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检举、控告;新闻媒体的报道等等。通过这些渠道反映有问责情形的,将由监察部门初步核实;由省政府决定是否启动问责程序并进行调查,最终决定是否进行问责。这体现了对政府官员的监督来自于下列方面 ( )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②人民政协的监督
③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2.2008年4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指出,“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安全事故,教训十分深刻。要抓紧进行事故调查,依照法纪严肃追究责任。这一要求 ( )
A.有利于建立人民群众认可的有权威的政府
B.能确保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C.可以改变政府的性质和职能
D.有利于杜绝政府“缺位、越位”行政的现象
3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坚决维护政府的权威。要维护政府的权威,就要求政府 ( )
①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行使权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对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困难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
③维护群众利益,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④站在人民利益立场上制定法律法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一些地区和领域存在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败坏社会风气。近年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加大专项治理力度,纠风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之所以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是因为 ( )
A.一个政府能否具有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B.政府的权力越大,权威就越高
C.政府的权威必须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接受
D.政府的权威离不开社会法律的完善
三、非选择题(32分)
35.一些地方乡镇政府在工作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实施领导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如规划指导落实难、公益事业建设难、综合服务协调难,以及计划生育难等等。在种种“难”中,蕴含着农民对乡镇政府、乡镇干部的不信任、不服从。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4分)
(2)改变上述现象,政府应该怎么做? (12分)
36.超限超载车辆不仅损坏公路,更给公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早在2004年国家七部委就下发《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08年lO月,记者的暗访调查发现,河南省南部的一些超限检查站工作人员和社会闲杂人员纠集在一块,收取“买路钱”,遇到超载车辆,该卸货的不卸,该重罚的不罚,结果使国家的道路被那些严重超载车辆轧坏了,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不满,有关部门对超限检查站的领导、工作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为此,该省政府下发《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各级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要自觉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对查获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还要追究上游检测站的责任。公开举报电话,对举报的案件情况属实的,严格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经过这次整顿处理,群众反映说,现在的超载车辆明显减少了。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上述不良现象得以纠正,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参考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A。BcD与依法行政的内涵不符。
2.C。②是对司法机关的要求。③是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3.B。材料主要是强调政府的诚信。
4.B。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履行包括公共服务职能在内的职能的要求,而不是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范围,故排除③。
5.A。宏观调控不是依法行政强调的内容,④应排除。
6.B。“三条红线”的举措有利于减少征地纠纷,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ACD均与材料不符。
7.B。取消和调整一批审批项目并不意味着行政审批制度不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故A错误。c夸大了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的作用。政府权威来源于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接受,故D错误。
8.D。③夸大了这一做法的作用,也不符合实际。
9.B。AD是对该做法的误解。c对根本目的的表述错误。
10.A.
11.D。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于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D应选。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故②观点错误。’
12.B。
13.c。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故选c。
14.D。②③观点正确,但与材料不符。注意不要误选③,材料不反映贪腐问题。
15.C。
16.B。抓住“根本原因”这个规定性。A表述错误。cD不是根本原因。
17.D。②夸大了政府接受人民监督的意义。
18.C。
19.B。
20.D。①不是从政府的角度看问题。
21.D。公开政府信息是政府的义务;政府公开信息是转变职能的表现,但并不意味着精简机构、下放权力。所以,ABC错误。政府尊重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坚持了依法行政,故选D。
22.B。A观点错在“直接”,我国公民不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是由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c与材料无关。政府属于国家行政机关,所以D与材料不符。
23.D。
24.A。B与题意相悖。cD不是防止材料中现象的有效措施。
25.A。④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
26.A。B说法绝对化。减少“民告官”的上策应该是依法行政,不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而不能依靠行政权力,也不是让百姓选择什么形式去“民告官”,CD错误。
27.A。B错在“一切”。政府权威不是靠信息公开树立的,C错误。国务院只有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全国人大才享有最高立法权,故D错误。
28.C。②说法太绝对。
29.D。该市政府的做法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对人民负责原则,目的是为了使人民群众获得实际利益。Ac不是目的。,B表述错误。
30.A。③与行政问责无关。④不是行政问责制度的作用。
31.D。①②③④在材料中都能体现。
32.A。BD说法过于绝对。转变政府职能不是要改变政府的性质,c表述错误。
33.A。制定法律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而不是政府,④表述错误。
34.c。政府要树立权威,就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必须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AD不是原因。B本身错误。
三、非选择题
35.(1)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乡镇政府权威不高,说明政府的管理没有被人民群众自觉地认可和接受。‘
(2)要做到:第一,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第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第三,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6.这说明:①政府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②必须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③必须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附加题
1.2008年3月25日,国务院召开新一届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快实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要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作为问责重点。对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的,要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1)实行行政问责制表明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谈谈政府怎样才能提高依法行政和决策水平。
1.答案(1)实施行政问责制,表明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反映了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表明政府行使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2)①政府应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重大行政决策和政务信息必须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以保障群众的知情权。②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④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特别要针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损害群众利益者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2.2008年lO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上年以来,重庆陆续有8名厅级干部因收受巨额贿赂、为房地产开发商谋取利益而“落马”,陆续站上法庭被告席。这些事件暴露出的问题说明:第一,权力的“运行”存在问题,一方面政府部门权力过于集中,另一方面权力缺乏监管制约,制度建设不完善,为某些人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如果房地产审批程序公开、透明,再有上级进一步审核,那么掌管审批权的官员权力就会得到有效制约;如果最终审批签署不是某个人,而是由一个审批委员会监督的话,那么房地产商们就不能轻而易举“摆平”某个官员了。另外,缺乏公示、听证等制度的“关门规划”,也是造成腐败的重
要原因,有的依据一纸政府会议纪要,甚至打招呼、批条子、特事特办,就把土地给出让了,公众对规划调整缺少知情权、参与权,更谈不上监督权。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说明。
2.答案(1)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材料中腐败现象的产生,就是因为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
(2)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材料中的“缺乏公示、听证等制度,公众对规划调整缺少知情权、参与权,更谈不上监督权”,从反面证明了上述观点的正确性。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材料中的“制度建设不完善,为某些人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是腐败滋生的重要原因。一为此,我们应加强立法工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3)要充分发挥我国逐步建立的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的作用,对政府的权力进行综合全面监督。